Page 43 - 云阳内刊
P. 43

奇闻

 aNecdOTeS













 千年张飞庙


 巴蜀胜境 文藻胜地




 文   鱼翔清海    图   王家福  谭仁军  孙登吉  云阳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在云阳县城对面的长江岸边,一座座亭阁庙宇,层楼
 峭拔,煞是壮观。苍翠的树丛掩映中,“江上风清”四个
 黑底白字赫然在目。庙中的字画碑刻,名家圣手,流派纷
 呈,各领风骚,不负其“文藻胜地”的盛誉,这里就是著
 名的张飞庙。至今,走入其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千秋元勋
 万代功的豪迈,让人心潮澎湃。
 张飞庙依山取势,临江而立,中规中矩的庙宇结
 构,四角飞檐,匠心独具,粉墙黑瓦遥寄千年,
 让人思绪感怀琳琅。  张飞庙的前世今生                          庙修建于江边悬崖之上,地势陡峭,                  鱼时捞到张飞头颅,惊恐之中,恍然
           “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说                     正对江面无处设庙门,只好把门设在                  若梦,梦中张飞托付将其头颅葬于蜀
                                              西侧。而西侧正对青山,民间风水称                  境,不让其随江水流入吴国。渔翁受托,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为纪念               “门对桠,坟对包”,大门正对大山不宜,                泪如雨下,遂将张飞头颅葬于云阳县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                  因此庙门向西北斜置,正对蜀国方向,                 城对岸的飞凤山麓,并邀集百姓修起
            于蜀汉末期,已有 1700 多年历史。               寓意张飞忠魂向蜀汉。“斜门”前的道                 最早的张飞庙。这就是张飞“身葬阆中,
                张飞庙原位于云阳老县城对岸的                路依山势而建,弯弯斜斜,是为了让                  头葬云阳”的神秘传说。
            飞凤山麓,因三峡工程建设,于 2002               游人攀登时节省体力。门内建有一道
            年闭馆拆迁,溯江而上 32 公里,搬迁               墙,从庙内向外望,不见青山挡道,                  真正的“巴蜀胜境”
            至盘石街道龙安社区狮子岩下。2003                只见滔滔江水滚滚来。                        名副其实的“文藻胜地”
            年 7 月 19 日,“搬旧如旧”的新张飞庙                忠毅雄猛、勇冠三军的张飞生于
            正式开馆。                             河北,殁于四川阆中,其一生征战之                      张飞庙雄踞在长江岸边,它依山
                张飞庙现存建筑面积 1400 平方米,           地或当阳,或赤壁,或巴州,或中原                  取势,层层叠起,错落有致,造型雄奇。
            琉璃粉墙、金碧辉煌的殿宇群,气象                  大地,但为何庙宇会建在云阳?这便                      在张飞庙庙前的临江石壁上,刻
            巍峨。                               是张飞庙的另一奇怪之处。                      有“江上风清”四个遒劲的大字,这
                值得一提的是,张飞庙有“两怪”。                  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                是由云阳历史名人彭聚星题写,他曾
            其一,大门开在西北侧墙,门前的道                  张达陷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                 做过清朝国子监学正,为张飞庙做出
            路也弯弯斜斜,被称“歪门斜道”。                  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                  过不少贡献。长期致力于三峡文化研
                行至张飞庙脚下,拾阶西上,便                级抛弃江中。第二天凌晨,一位老渔                  究的文史专家胡亚星认为,“江上风清”
            来到庙侧墙的“歪门斜道”处。张飞                  翁在铜锣渡(老庙前长江边)撒网捕                  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




 万里长江   42                                                                                              43   天生云阳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